日前格友CKC來訪,看了「歡喜做阿公」,祝賀牧童喜當阿公之外,對於牧童曾煉雞精給懷孕的女兒進補,頗感興趣,想知道「煉鍋」是何模樣,牧童就在此報告囉!
女兒懷孕時,大妹送來一個大煉鍋,教我煉雞精給女兒進補;因為依她的經驗,她的女兒、媳婦都吃過她煉的雞精,鮮美又營養,很有滋補的效果。
於是牧童提著這個大煉鍋,千里迢迢飛到洛杉磯,準備大顯身手,可是牧童不擅廚藝,鮮少進廚房,內心還是有點惶恐。
(兒子前來接機)
煉鍋,屬鋁合金材質,分為內鍋與外鍋,各有鍋蓋與內鍋蒸盤,共六件。內鍋、外鍋可視需要,獨立使用或合併使用,除煉雞精之外,還可蒸海鮮、蒸糯米粽子、燉豬腳‧‧,很實用。
煉雞精時,鍋具只用內鍋一套,加上外鍋一件即可。外鍋的鍋蓋、蒸盤是用不著的。
食材:土雞兩隻。在洛杉磯大華超市買了兩隻黃毛土雞,請師傅剁去雞頭、雞爪與尾椎,每隻再切成四大塊即可。
雞肉川燙後,置入內鍋蒸盤上,此時要注意雞皮向上,以便滴下雞精,再者,雞皮不要碰到鍋壁,以免清洗不易。內鍋不加水,雞肉放妥後,蓋上內鍋蓋。
(↑川燙後的雞肉)
外鍋加水,高至凹紋處,然後置放上述備妥的內鍋,即可放在火爐上,先用大火將水煮沸,再以小小火悶煮六、七小時,即大功告成。
小小火悶煮期間,要注意聽內鍋排氣孔的聲音,或看有無水蒸氣排出,如無聲音,又無水蒸氣排出,表示外鍋的水已蒸乾,應趕快從排氣孔灌入開水,以免發生意外。牧童都是未待水乾就灌入開水,比較放心。
悶煮六、七小時後,關上爐火,靜待冷卻後打開鍋蓋,可以看見蒸盤上的雞肉已顯得乾癟,牠的精華已滴入蒸盤底下的內鍋底部,成為不含水的純雞精,當然還包括不少油脂。
(↑煉過雞精後的雞肉。下方圓形有鍊子的蓋子,就是蒸氣排氣孔,缺水時,可從此處灌入開水。)
取出雞肉與蒸盤,再小心翼翼將雞精倒入大碗中,完全冷卻後,置放於冰箱冷藏,待雞精結凍後取出,刮除上面厚厚的油脂,底下就是珍貴的純正雞精了。
(↑內鍋底的雞精)
(↑冷藏前)
(↑冷藏後)
將結凍的雞精,按每日食用份量,分裝於盅碗中,置入冷凍櫃保鮮。取用加熱時可酌加鹽巴,以增美味。
兩隻土雞煉出的雞精,並不多,大約可分六、七次飲用。所以,自製的雞精是很珍貴的。至於那些乾澀的雞肉,牧童不敢浪費,通常將雞肉抹上鹽巴,配稀飯,或煮雞絲肉粥,也是很好吃的。
謝謝大妹送的煉鍋!有了煉雞精的經驗後,讓牧童覺得很有成就感,至少已經跨進廚房一步了!希望將來能好好利用這煉鍋,親自做些美食,當個好男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