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小時候,爸爸很會種絲瓜,又大又甜,讓我對絲瓜特別偏愛,只要有絲瓜湯拌飯,就能飽食一餐。
旅居洛杉磯20年來,對台灣絲瓜特別懷念。弟弟們很勤勞,每年都種絲瓜、青菜給家族的人分享,每次返台探親時,弟弟們總是把最好的絲瓜留給我,這份兄弟情,常在我心中迴盪。
今年七月初,感謝鄰居送我兩株絲瓜苗,如獲至寶,就在院子栽種起來。觀察絲瓜的成長,成為我每天清晨起床的動力,看著它快速成長,心裡真是歡喜。同時開始規劃搭建絲瓜棚子,幻想有一天絲瓜掛滿棚子的美景。
搭棚子需要材料,幸好鄰居送我許多香椿樹枝,加上我院子砍下的桑樹枝,就地取材,不花錢就可以搭棚子。
桑樹枝真好用,它的皮剝下來可以當繩索,用來綁棚子,用不完的樹皮可以曬乾,以後要用時,只要泡水十多分鐘,就能恢復柔韌,實用又環保。
以前整修房子換下的舊水管,用來當柱子,支撐瓜棚真耐用。比較長的水管,直接插立於地上,比較短的水管則插在塑膠桶內,底部墊一個磚塊,以免水管戳破塑膠盆,然後桶內裝滿小石頭用以固定柱子。
從小在農村長大,當年覺得萬物皆是寶,幾乎沒有廢棄物,即使是掃地的垃圾,也可用來做堆肥,當肥料。這個觀念深植我腦海,所以在整地鬆土時,懂得把小石頭蒐集起來,果真也派上用場。
隨著絲瓜藤越長越遠,棚子也一再擴建,但仍然無法滿足絲瓜藤旺盛的生命力,於是它爬上了鄰居的芭樂樹、枇杷樹,變成了芭樂樹、枇杷樹長絲瓜的奇景。
它也爬上了桑樹,再越過桑樹延伸到我們餐廳的落地窗前的木籬笆上,看桑樹上高掛著絲瓜,感覺好美,看著木籬笆上的絲瓜,又覺得好浪漫。
自從院子種了絲瓜之後,我們在院子的活動就多了,因為可以賞花、賞瓜又賞鳥,常常可見蜂鳥來訪。
(↑公花,↓母花)
金黃色的絲瓜花,點綴在綠油油的瓜葉上,非常搶眼,吸引不少蜜蜂不停穿梭其間。孫子最愛爬上梯子看蜜蜂飛舞,當阿公的我,也樂於當他的守護者。
看到蜜蜂忙著採花蜜,順便幫絲瓜授粉,內心真是感謝牠們。有個下雨天,蜜蜂不見了,只好人工授粉,好累人,更體會到蜜蜂的重要。
瓜棚上也有好多隻螳螂守候在花旁,原先我覺得無所謂,直到有一天竟然讓我看到牠們也會捕捉蜜蜂,事態嚴重,只好將螳螂都活捉起來,一共五隻,移送到前院的葡萄柚樹上放生。
有時在瓜棚下乘涼、品茗、聊天也是快樂似神仙,或者與孫子嬉戲玩鬧其間,樂無窮!
親朋好友來訪,也都想要參觀一下絲瓜棚,聽到他們的讚美之聲,真會讓我以這絲瓜棚為榮呢!
最有趣的莫過於摘絲瓜了。栽種兩個月後,我們終於有第一批的絲瓜可以採收,大約有十條左右,我們請鄰居瓜苗主人一起過來採收,當時真是興奮。摘下後,馬上下鍋煮來吃,鮮甜無比。鄰居是廚藝高手,她煮的香菇肉片絲瓜麵線,也送我們分享,非常美味。
(↑清煮絲瓜) (↑鄰居煮的絲瓜) (↑愛吃絲瓜的孫子)
從9月採收到11 月,大約採收了130條絲瓜,可謂大豐收。除了自用,還可送親朋好友分享,其樂無比。
某天到大華超市看到台灣絲瓜的標價每磅2.49美金,我們的絲瓜每條大約一台斤,也就是一磅多,所以大約值3美金,如此算來,種了兩株絲瓜,竟然有將近400美金的價值,真是太迷人了!
瓜絲是屬於夏天的植物,11 月洛杉磯夜裡相當寒冷,大約攝氏7~8度,許多絲瓜葉都枯乾了,有些小絲瓜來不及長大,覺得好可惜。前幾天,它功成身退,瓜棚拆了,院子景觀也變了,但這整個過程,讓我們的生活增加不少樂趣。
這回我們留了一條種瓜,已成了絲瓜布,可以用來洗碗筷,絲瓜布內有許多烏黑亮麗的種子,明年就靠它傳承了,期待年年夏天瓜瓞綿綿,帶給我們好多好多的歡樂!
↓附錄2016年夏種的絲瓜,也是大豐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