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05283.JPG  

    1996年個人遠赴洛杉磯上班時,兒子在台北讀國中一年級,他不想跟我漂洋過海到美國讀書。可是等他升上國中二年級,讀了兩三個月,卻主動要求到洛杉磯就學,我只好幫他申請學校,並專程回台北帶他到洛杉磯當個小留學生。

    到學校報到當天,老師幫他做了英文、數學的測驗,以便按能力分班。測驗完成後,老師要我去見一位校務行政人員,是個氣質高雅卻有點嚴肅的中年女性,她說我兒子的數學成績普通,英文能力是 “a  little  bit”,也就是一點點,但仍然依照他的年齡就讀八年級生,數學讀普通班(regular),英文讀ESL(English  as  second  language),其他各科則沒有按能力分班。她交付課程表給我時,很慎重地說:「不可以給你兒子壓力,你們台灣來的家長,常常給小孩太多壓力,這樣是不好的。」

    完成報到編班手續後,有個輪值的女學生帶領我們參觀學校,介紹環境,然後告訴我們可以回家了,明天一早再來上學。

    隔天早上我去上班時,順道開車送他去上學,兒子穿著一件格子長袖上衣,故意不扣衣袖的扣子,胸前領子下也有兩個扣子不扣,衣服也不紮進褲子裡,一點都不像在台北時穿制服上學的他。望著他走進校門時晃呀晃呀的模樣,看他似乎擺出「我是不好惹的」模樣,真有點好笑,不過我也佩服他的觀察力,原來校園中許多的年輕人就是這麼穿的。原本擔心他是否能適應,會不會被欺負的憂慮應該是多餘的。

    下班回家後,問兒子上課情形,他說老師都很親切,知道他是剛來的,所以不會給他壓力,聽不懂、不會寫也沒關係;同學們也很好相處,我才真正地放心下來。

    在美國讀中小學,如果沒有鄰近校車路線可搭,就得由家長接送,十分麻煩。學校下午四點多就放學,而我大約七點才能回到家,所以每天放學時都麻煩 彭媽媽〈同事Michael的夫人〉接他回來,正巧他們的女兒也是同學年的同學,而且已經在美國讀了五年書,成績優異。在我初到美國,父兼母職的那個階段,彭媽媽幫了我們許多忙,兒子下課後常在他們家,吃點心、做功課,也可隨時請教她女兒功課,讓我輕鬆不少。

    美國的工作環境與台北差異很大,自己也是需要勉力適應,未料兒子臨時改變主意來美國讀書,除了父兼母職照顧他的生活外,還須協助他做家庭作業,讓我忙得焦頭爛額,老花近視的度數也加深了,只得重配眼鏡,似乎這一生中還不曾那麼操心、忙碌過。

    晚上時間需陪兒子做功課,數學科其實並不難,但兒子英文程度還不夠,題目看不懂,以致不會作答。但我也只有數學這科幫得上忙,像歷史這門功課,只能放棄,叫兒子不用寫了。

    有一天帶回來的歷史作業題目是兩題申論題,題目大致如下:「假設你是西元某年的國會議員,你對某某法案是投贊成票,或是反對票,理由是甚麼?」「假設你是某某報社的總編輯,請就西元某年的某事件,寫一篇社論。」我的天呀!這麼大的題目,叫我父子倆如何去完成呢?要花多少時間去研究啊!所以只好放棄了。

    我深深佩服美國式的歷史教育,要學生自己去蒐集資料,分析研究,沒有標準答案,只要言之成理即可,可說是十足的啟發式教學,比起以前我讀歷史的時候,死背年代、人名、條約要有趣、有意義多了。美式教育可說是最注重「創意」的教育,從歷史課就可看出端倪,其他課程也是一樣,常常分組討論,就是要激發創意潛能,他們認為創意是無價的,是人類文明的推動力。

    對於新來的小留學生而言,歷史課應該是最難的。我問兒子歷史課是怎麼上的,他說因為聽不懂,老師就叫他坐到後面的角落,只要不吵人家就可以了。我聽了十分難過,很怕傷了他的自尊心,但也只能安慰他,不要難過、不要急,趕快加強英文能力才是當務之急。

    後來我覺得最有效又省力的方法就是花錢,請一位資優高中生當兒子的家教,按鐘點計費,教英文會話,並指導寫家庭作業。此外,還幫他報名補習班,加強數學、英文作文等科目。談到上補習班,要特別謝謝彭媽媽、好友  Michael Wang及他 的岳父洪先生,都是他們在下午四點多放學時,到學校接送我兒子到補習班上課,然後我下班時才親自去接兒子回家。

    兒子來美之前,先向國中辦理休學一年,以備不能適應美國生活時還有退路。所以我跟兒子約法三章,給他一年的時間好好努力,屆時如果趕不上學校進度,就須回台北讀書。我還告訴他:「我們父子倆須各自努力,我須專心工作,把工作做好,才不會被調回台北,才能陪你在此讀書;我每天工作十小時,所以你每天也至少要認真讀書十小時。」兒子真的有把話聽進去了,都能自發地讀書,從此不太需要我操心,曾看到他蹲馬桶時也在默記英文單字,讓我覺得很欣慰。

    美國的學制,初中是六到八年級,所以兒子只讀了半年就初中畢業了。我很好奇他的歷史課是怎麼過關的,原來美國十二年的義務教育有財務預算的考量,是不太可能會讓學生留級的,他們的教育制度非常有彈性,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與興趣,也會讓學生讀書讀得很快樂,學校是不會給學生過大的壓力。此點與台灣的教育制度有很大的不同。

    就以數學科來說,同一學年的數學分為普通班(Regular)與榮譽班(Honor),如果真的很優秀,還可無限地跳級到更高年級的榮譽班上課,如此的學制,可以讓數學天資優異的學生迅速接受高深的數理教育;而數學不是專長的同學,也可以用較少的時間、精力去讀輕鬆實用的數學,然後集中精神,朝自己的興趣發展自己專長的科目,例如文學、音樂、美術、體育…等。學校就是協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專長與興趣,然後可以盡情的朝自己的興趣或專長去發展。

DSC05221.JPG 

    這樣的教育制度下,「同學」的概念跟台灣很不一樣,在台灣的同班同學,幾乎每天都是在同一教室上課,老師是流動的,每節到不同的教室授課;美國從小學生開始,因為能力分班,下課時間學生就要個別跑去自己的下一堂課的教室,所以「同學」的概念只是「某某學科的同學」,通常各科老師都有專用教室,所以是老師不動,而是學生移動換教室。

    我常在想為何美國學生似乎比較不怕生、勇於發表、比較敢冒險、容易適應新環境,應該是跟他們從小受教育時須經常跑教室、換環境、面臨不同的同學有關 。但同學間的感情,似乎就不如朝夕相處的台灣同學那麼深厚了。

    初中畢業典禮時,男學生竟然是要穿西裝,我們沒有準備,還好彭媽媽在她家衣櫃裡找了一套還很新的西裝,我兒子正好合穿,讓我不用花時間去買,而且省了一筆製裝費。第一次看兒子穿西裝,覺得還滿帥的,但看他在畢業典禮上,木訥靦腆、若有所思、沒有一絲笑容的神情,卻讓我擔心,他在學校是否快樂?他真的能適應美國的教育環境嗎?

DSC05285.JPG 

[初級中學畢業典禮]

DSC01928.JPG 

DSC05400.JPG  

    為了準備兒子上高中,想要租個離學校較近的房子,讓他可以走路上下學,可免每天接送的煩惱,可是沒看到有人插牌出租,我心急如焚。此時同事Herbert聽到我的困境,將他租在學校附近的房子讓租給我,然後他再租住他處。他不怕麻煩地幫助我們,讓我們十分感動。從此兒子高中四年都是走路上下學,非常近便,節省不少時間。

    兒子初中畢業的暑假,內人與女兒來美國團聚,我終於可以喘口氣,不用為三餐煩惱,一下班回到家就有飯吃,也不用洗衣、打掃房間,是個溫馨難忘的暑假。

    暑假時,兒子也知道發奮圖強,除了照常補習之外,每天在家裡勤讀英文,只有星期五晚上可以輕鬆一下,在電腦上玩他最喜歡的「三國誌」電玩。

    為了讓他的中文能有進步,鼓勵他讀金庸的武俠小說,所以他也是個金庸迷,看遍了金庸各部小說,他最喜歡「笑傲江湖」,不知看了多少遍。此外,學期中的每個周六上午,還到中文學校上課,因此兒子的中文程度還算不錯,拿了好幾次品學兼優獎。

    暑假過後,內人回台北上班,我又過著父兼母職的忙碌生活。開學一兩個月後,內人經核准留職停薪來美國生活,此時我已經來美國一年了,這個家才算步入正軌,但獨留女兒在台灣上大學,全家人不能生活在一起,也是有些遺憾。女兒在台期間,幸有大妹一家人的熱情照顧,減輕了我們不少的牽掛。

    高中四年的學習,兒子收穫不少。我覺得受惠最多的是體育課,高中生正是發育期,運動可以強身,一輩子受惠。美國的高中課程,每天有一節體育課,上得很認真,而且經常有比賽,學校、家長都很重視,這是升學主義下的台灣學生所夢想不到的事。

    打籃球是兒子最喜歡的運動,他的大舅有一次來訪,送他一個籃球架,安置在我們家的後院,此後也是我們父子倆,或是他與親友 同學們練球玩樂之處。

DSC03000.JPG DSC03017.JPG DSC03086.JPG

    努力就會有收穫,兒子來美之後,約一年的時間就跳出ESL,數學也上了Honor班。他為了提升英文程度,還選修英文演講的課程、利用周末時間自動報名參加校際演講比賽,真佩服他的勇氣,所以我也樂得犧牲假日載他去比賽。此外還另請名師指導英文作文,高中畢業時他已跳級修完大學一年級的英文課程。

    學校每學期都會安排時間與家長溝通,或個別談話,或團體會談。有一次學校約我去個別談話,那位校務人員拿出兒子在學校的學習記錄,跟我說:「恭喜你!你的小孩表現很好,以他來美國短短幾年內,能有這樣的成績,你應該感到驕傲!」當時我真覺得與有榮焉!

    至於團體會談,也就是家長會,除了雙向溝通,學校還會對家長宣達教育理念。印象最深刻的一次,應該是十一年級的時候,也就是準備考 SAT,申請大學之前,家長、學生都面臨很大的壓力。輔導人員一再教育家長們,上大學有許多管道,可以先到社區大學讀兩年,再轉正式的大學;不要逼迫子女一定要直接攻上大學,這是很難的;尤其對那些半途才從外國轉來的學生更是困難。我的感覺是:校方希望學生快樂成長,並避免升學壓力造成親子之間的緊張。

    2001 年春,兒子即將高中畢業,全校師生、家長忙著籌辦高中畢業餐會與舞會(Prom),畢業生需自己找一個異性學生伴侶,盛裝打扮,好像新郎新娘似的,除了雙雙拍照留念,男學生還需打扮得像紳士般地到女伴家接送女伴參加舞會,比較講究的還會租加長型禮車(limousine)去接女伴。 

DSC05270.JPG 

[畢業班同學參加Prom時合影]

    依照美國的風俗習慣,年輕人滿十八歲就須獨立謀生,父母不再有撫養他們的責任,高中畢業差不多是十八歲,所以畢業餐會據說像是成年禮,在餐會場上,畢業生的家長擔任服務生,為畢業生端菜、倒飲料。這意味著這是家長們對孩子的最後一次服務,此餐會之後,孩子們就須用自己的能力去謀生了。 難怪高中畢業餐會,在美國是很受重視的活動,確實很有深意。

DSC01890.JPG 

    2001年夏,兒子高中畢業時,岳父母正好來洛杉磯與我們小住一段時間,所以岳父母也一 同參加他孫子的畢業典禮。岳父非常高興,還述說著當年颱風夜,是他漏夜排隊等候,才讓這個孫子能就讀著名的救總幼稚園〈那時我出國受訓,所以有勞岳父幫忙〉。

DSC05309.JPG 

[高中畢業典禮後,與家人合影]

DSC01919.JPG  

    來美四年半後,當年的小留學生 高中畢業了,順利獲得加州大學Irvine分校及San Diego分校的錄取通知,最後選擇就讀Irvine分校。同時我在海外的任期也剛好屆滿,返回台北總行任職,父子倆在海外奮鬥的這段日子,成了我終生難忘的記憶。

    希望我兒,在努力奔向錦繡前程時,能偶爾回首過往,莫忘小留學生時的雄心壯志,也要對許多曾經幫助過你的人心存感恩。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牧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