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家居寸土寸金,物品收藏得需定期整理,淘汰ㄧ些不用的東西,免得屋內空間變成廢棄物品儲藏室,有點可惜。所以整裡抽屜、櫃子是我多年的習慣。
但子女出國時,他們保存的東西,我不想去碰,想說等他們回國後,由他們自行整理。可是他們很少有機會返國,即便回國,也是匆匆忙忙,沒有時間整理。所以這次回到台北老家,就有點手癢,幫他們大略整理一下,當然,取捨還是要問他們一聲。
打開塵封多年的箱子,常有意想不到的驚喜,也會撩起往日的回憶。
女兒的收藏物品比較多,有許多是她童年的回憶。令我驚訝的是,她保存了多年我們所給她的壓歲錢紅包,紅包袋上有父母寫的祝福,紅包內則還留有一些新台幣紙鈔,而這些紙鈔現在都已不流通了,當下,覺得這些鈔票都成了骨董,不能買東西,好可惜。但又覺得,女兒捨不得花掉,將紅包保存起來,也就是把這份親情保存起來,已經數十年了,讓我十分感動。
兒子因為出國較早,所以保存的東西比較少,但卻發現他有一百多枚50元硬幣,也都是不能流通的硬幣了,同樣也讓我覺得很可惜。當年若是存在銀行,多少還有利息可拿,何況通貨膨脹的因素,這些錢幣也就越來越不值錢了。
日前在台灣銀行櫃檯前看到一則告示,其中第五條說舊鈔券仍可以兌換現行的鈔票,兒子的過時硬幣終於有救了,興沖沖趕忙打電話給兒子,問他要不要換成新鈔票。他說:「還是留著好了,當紀念品。」我說:「當紀念品,留幾個就可以了,不然好可惜。」他還是不肯。顯然他的感情因素,超越了老爸的財經觀點。
陳年撲滿裡,也有好多過時的硬幣,將它倒出來清洗,這是全家人的,我有權決定,就將它們拿去台銀兌換。當然也留下一些值得紀念的硬幣,例如是在我人生重要里程中所發行的硬幣。
看了這些舊硬幣,感覺通貨膨脹實在太厲害了,以前的一元硬幣,跟現在的十元硬幣,一般大小。
(↑牧童將它當做結婚20週年紀念幣)(↓牧童夫婦的結婚紀念幣)
小時候最喜歡拿到的五角銅幣,好大一個,當時可以用來買一塊非常好吃的雞蛋糕,後來五角銅幣越變越小,目前也已退出市場了。
(↑牧童放牛紀念幣, 民國43年開始學當牧童)
女兒收藏的50元面額紙鈔,現在也不留通了,取而代之的是硬幣,而且還改版了好幾次。
(↑民國61年,對牧童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,那年軍中退伍,且與老婆初相識。)
(↑1993年,初任主管,獨當一面,業績優良,萬分感恩)
(↑1996年,奉派赴洛杉磯上班,改變了一生的際遇)
雖然標題為「被遺忘的新台幣」,那是我的感覺,或許子女們,他們並沒有遺忘,那是他們一直銘記在心的童年記憶,那種感情是無價的。
(↑這也是牧童夫婦的結婚紀念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