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01910.JPG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數月前的某一個夜裡,正要鎖上面臨後院的落地鋁門窗時,感應燈突然亮起,看到一隻體型有如台灣小山豬的野生動物正從窗前走過,嚇了我一跳。定神一看,這不就是負鼠(opossum)嗎?

    院子出現這種野生動物,看起來有點可怕,囑咐家人,晚上到院子走動時,要小心,最好拿枝棍子防身。同時上網查詢負鼠的習性,還好網路上的資料顯示,負鼠個性溫馴,沒有侵略性,讓我放心許多。

    洛杉磯的夏天十分炎熱,八月初某日晚上十點多,內人與我在後院乘涼時,看到木板圍籬邊的桑樹樹枝突然晃動起來,接著冒出兩隻負鼠站在圍籬上,確實嚇了我們一大跳。這兩隻負鼠在我們面前猶豫了數十秒鐘,不敢往前走,然後轉身往回走去。機警的內人一見到負鼠就衝進屋內拿相機給我,所以就拍到了三張珍貴的負鼠相片,但只拍到一隻,另一隻已不見蹤影。

DSC01911.JPG

 

DSC01912.JPG  

    之後某日夜裡,又曾發現三隻負鼠站在後院的屋簷上望著我,趕忙進屋拿相機,可惜牠們已逃之夭夭。最近夜裡常帶相機逛院子,可惜都未能巧遇負鼠。

    負鼠的長相並不怎麼討喜,常在院子裡出沒,原本有些擔心,經上網勤做功課後,才知道牠是有益社區環境的野生動物,有心人士還組成「美國負鼠協會(Opossum Society of the United States)目的在於保護負鼠,護理、治療受傷的負鼠或安置負鼠孤兒再予野放;以及教育宣導,讓民眾了解負鼠,牠對我們的環境有益。

    茲將網路上有關負鼠資訊摘錄於后:

    北美負鼠是北美洲唯一有袋類哺乳動物,母負鼠懷孕期約僅兩周而已,新生幼兒會爬進育兒袋內哺乳成長,離開育兒袋後,會攀爬在母親背上,所以被稱之為「負鼠」。育兒袋內有13個乳頭,所以負鼠一胎可以生十多隻小負鼠。

2.png  1.jpg  

7.jpg

 (↑以上摘自網路圖片)

 

(↓負鼠幼兒在育兒袋內的情形,害怕觀賞者請勿入)

 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QI0HRToyiI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GKImqLtkeZA

   

    根據美國負鼠協會資料,在7,0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就有負鼠的蹤跡,能繁衍至今,可見牠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。  

    負鼠成年體型比大家貓略大,屬夜行動物,尾巴長,有盤捲能力,可以盤握樹枝,協助身體平衡,又能攜帶樹枝或築巢材料,可說是牠的第五肢。此外,它的四隻腳的腳指頭也可抓握樹枝,因此攀爬能力很強。

    負鼠的體溫較低,免疫力很強,對狂犬病有抗病性,也就是說少有負鼠染上狂犬病。但牠們的平均壽命只有2~4年。

    負鼠有五十顆牙齒,當牠張開大口時,看起來有點可怕,但一般情況下牠是溫馴的,不是攻擊性動物。

    負鼠雜食性,吃青草、堅果、昆蟲、蝸牛、蟑螂、老鼠、腐肉、落果。因此,在院子發現負鼠,不用擔心,牠安靜,在夜間捕食,不太會影響我們的生活,會清除各種害蟲,是有利於我們的院子,也是有益人類生活環境的野生動物,有「大自然的小清潔工」的封號,因此我們應學著與牠和睦相處。

3.jpg  5.jpg  

4.jpg

 (↑以上摘自網路圖片)

 

    此外,負鼠有一種特殊的行為,當牠遇到狗、狐狸或山貓的威脅時,情急之下,牠會裝死,全身不動,口及眼睛張開,舌頭伸出,肛門排出綠色液體,發出腐臭氣味以欺騙掠食者放棄攻擊。

6.jpg  (←裝死中的負鼠,摘自網路圖片)

 

 

    在網路上也可看到有人將負鼠當寵物養,但美國負鼠協會並不贊成這種行為。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h_zcaqAszY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fSCT1lyMK4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rT47BpCr28

 

    感謝網路資訊,讓我對負鼠有正確的認識,下次再與牠巧遇時,我會跟牠說聲嗨!

 

DSC03989.JPG  

(↑增錄2015年3月在第36年度洛杉磯環保博覽會上展示的寵物負鼠)

 

  今年(2015)夏,又多次在後院與負鼠不期而遇,補登於後:

DSC07733.JPG  

DSC06879.JPG

(↑以上兩隻負鼠,可能是同一隻,但不同時間拍攝,牠應該是剛成年的負鼠,比以前拍的那隻還年輕。)

 

DSC08490.JPG  

(↑這隻負鼠的年紀就更小了,體型與成年老鼠差不多。這麼小的年紀,就在夜裡獨立覓食,真勇敢,長得也滿可愛的。)

 

2018-08-22又在後院拍到負鼠,體型比家貓還大,或許是上面這隻負鼠長大了。相片如下:

DSC04849.JPG  

DSC04835.JPG  

(↑在後院木欄圍籬上,這幾乎是牠們每晚覓食的路線,常看到,只是沒拍到。)

 

以下是2019年8月拍到的相片,最後牠是爬上樹,鑽進樹叢裡,逃離我的視線。

C726C0E2-B234-4371-8614-D3BD41D6104E.jpeg

8ABE8552-B87E-44F2-BEA1-14F7E09BFA61.jpeg

552FA72D-3B55-409F-8071-1382D3ED06DA.jpeg

(▲準備爬上樹)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牧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