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0286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,喜歡觀察家禽家畜的親子互動,例如母雞帶小雞在樹下覓食,母鴨帶小鴨在池塘戲水,還有母牛帶小牛在山坡吃草的畫面,那種舐犢情深的憐愛之情常讓我感動。天下生物都有牠們生身的父母幫牠們守護著,滋養著,所以牠們才能綿延不斷。

    貴為人類,成長期長達二十年左右,更是需要父母的撫養栽培,才能獨立生活,所以父母之恩,可謂山高水長。

    古時詩經蓼莪篇寫道「…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,拊我畜我、長我育我,顧我復我,出入腹我,欲報之德,昊天罔極…」,又說「哀哀父母,生我劬勞」。這是數千年前流傳至今的文化瑰寶,教導我們感念父母的辛勞。

    師範學校時,初次閱讀蓼莪篇,深受感動,父母在田間辛勤工作的身影,不時浮現腦際,自省的孝心油然而生,經常惕勵自己,要管理好自己,不可讓父母操心,而且也要盡力做個孝順的孩子,反哺親恩。

DSC01272  DSC03188  DSC03192  

    婚後夫妻倆育養一雙子女,始深刻體驗為人父母的操勞,於是對父母更是發自內心的崇敬與感恩。

    怎奈先父不幸於三年前往生極樂,子欲養而親不待,留給我們無限哀思。人生無常,誰也不知親子能有多少緣分,盡孝應即時啊!

    十幾年前,子女在美國就學,內人前去照料他們的生活,獨留我一人在台北上班,內心常掛念著妻兒,飽受思念之苦。某日與學長餐敘,道出內心的憂慮,學長為我開示,他說老子道德經第十章寫道:「生之,畜之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」。他告訴我,當父母的人,要深思老子這句話的含意,如能了悟其中奧妙,就能去除心中懸念。

    這句話,依我的體會,大意是「既然生了子女,就有養育的責任。子女雖然是你生的,但他是獨立的生命個體,不能把子女當做財產佔有。雖然你為子女做了很多事,有恩於他,但不能仗勢著這份恩情,期待子女反哺回饋。等孩子長大了,就不要去主宰他。能做到這樣的人,就是有德之人。」

    簡單講,孩子長大了,就讓他獨立,不必再為他操心,也不求回報。

    可是父母與子女,畢竟是血脈相連,親情難以割捨,那有可能像老子那樣處之淡然。何況孟子說的五倫「父子有親,君臣有義,夫婦有別,長幼有序,朋友有信。」其中,父子有親,乃五倫之首,也就是人倫的基礎,父慈子孝的道德標準已深植我們心中。

    但幾經反覆思考,老子說的也很有道理,為人父母,對子女期望過高,給子女過大的壓力,管得過多,可能是反效果。甚至造成磨擦,親子失和,得不償失。子女既然長大了,就應尊重他的獨立人格,同時也讓子女自行擔負成敗責任。

DSC02868  DSC03121  DSC03569  

    後來真的有所了悟,回想子女小的時候,我們的管教算是嚴格的,子女也表現得不錯,現在他們都已成年,是該讓他們為自己負責了,我們兩老只要把自己照顧好,不讓子女為我們擔心就好了。於是我漸漸認同老子的親子哲學,告訴子女:「長大了當朋友」,不再倚老賣老,從此真的把他們當朋友般對待。

    現在子女會跟我討論任何問題,無話不談,跟我有說有笑,女兒也越來越貼心,噓寒問暖;兒子也常開口說:「爸,你今天想吃甚麼好料的,我請客。」

    隨著年歲的成長,心態真的要做適當調適。為人子女的,要有詩經蓼莪篇的孝心,感念「哀哀父母,生我劬勞」,知道「欲報之德,昊天罔極」;為人父母的,要有老子「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」的精神。如此則父慈子孝,闔家歡樂,親子之間,其樂融融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牧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2) 人氣()